1.票据理财应该注意什么
票据理财注意事项一:是否有第三方支付平台
一般情况下都是投资人的钱都是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的,就不予考虑。
票据理财注意事项二:平台的汇票是什么类型的
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我会很放心,因为到期时银行无条件承兑的,但是如果是商业承兑汇票的话,就要小心谨慎了。
票据理财注意事项三:汇票的票面信息
我们要注意的是汇票的票面信息,如果汇票表面有涂改,或者PS过,就要小心了。清晰的票面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检查平台是否重复质押融资。
票据理财注意事项四:关注产品的利率和承兑行
票据理财的利率一般是在6%-10%之间,如果过高,投资者就要小心了。投资者在投资票据理财项目时,一定要了解到产品的实质,比如承兑银行是谁、融资用途是什么,并查阅相关企业的资质,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收益,考虑到验证真伪的能力和兑付的能力,我建议投资者在选择票据理财平台时,可以多选择银行承兑的产品,这样能够降低投资者的资金风险。
票据理财注意事项五:关注购买日和起息日的间隔
当你购买产品是,要关注起息日,一些票据产品是隔天计息,也有一些产品是设定了一个固定的起息日。比如说某平台购买日和起息日之间相差了7天,在这7天当中投资的资金就无收益或只享有活期利率,无形中就使得最后投资者获得的实际利率比预期收益率低。
2.如何正确的投资票据理财
首先,选择一个靠谱的平台 验证票据真伪十分重要,通常来说,银行承兑汇票上有出票人、承兑银行、汇票到期日、最初票据权益人、票号,承兑银行、票面金融和汇票专用章,并应当有背书,最后一手背书人,一般即融资企业。
因此,投资者最好自己对票据关键信息进行研究以查看真伪。 而一般来说,普通投资者并不具备辨别票据真伪的能力,因此建议优选一些信誉较高、实力较强公司的票据理财产品,风控可能会做得更好些。
最好不要选择一些没有资质的平台,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就不予考虑。 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 这种投资技巧说白了就是不能局限于宣传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少,而是要看清购买日与起息日。
比如有平台购买日与起息日之间相差一周左右的时间,这就相当于这7天,你的钱就白白放在了平台,即使能够按照预期收益获得相对的利息,实际利率也低于名义利率。此前,有网络理财达人就做过这样的计算:比如一款期限为59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是7。
1%,但购买日和起息日相差7天,实际存放在平台的钱就为66天,这样实际利率根本不是7。 1%,而是7。
1% 59/66=6。35%。
三是要眼光长远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 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一些宏观经济信息。比如,不少平台上进行承兑的银行多为地方性小银行、村镇银行,而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在未来的出台,银行倒闭并非不可能。
需要投资者对行业本身进行把握,一些风险较大的行业,比如钢贸企业的融资项目,需要适当避开。 最后,在投资时尽可能地了解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借款人所处的行业,汇票的承兑银行等信息。
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收益,考虑到验证真伪的能力和兑付的能力,投资者在选择票据理财平台时,可以多选择银行承兑的产品。 。
3.什么是票据理财
票据理财,还要从什么是汇票说起。
汇票主要有两种:一是银行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委托银行开具的一种远期支付票据,票据到期银行具有见票即付的义务,理论上风险很小。二是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开具的远期支付票据,它的信用相比银行承兑汇票较低。
而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则是借款方以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作为抵押物通过第三方互联网理财平台向投资者融资,票据到期后以银行或付款企业兑付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 通俗理解,就是企业需要融资时,可把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产品,向投资者募资,其本质是一个P2B(个人对企业贷款)的投融资平台。
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上的票据多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商业承兑汇票很少。
4.购买票据理财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当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逐日理性化的时候,票据理财产品也正逐日登上炫迈的理财舞台。
于是就有朋友发问了,在购买票据理财产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来,一起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首先,大家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弄清楚与自己对接的是银行承兑汇票还是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承兑的,由银行信用担保,风险低;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承兑,风险较高。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分辨清楚票据的真伪性。
为有效规避这一风险,建议大家在购买理财票据时,要选择有实力的大银行,承兑银行的实力和信誉不一,风险也不一样,规模大的银行承兑风险相对要小很多。 最后,鉴于近日不少p2p平台也介入了票据理财这一领域,大家在选购这一类理财产品时,要尽量选择信誉资质好的平台,尽量规避不熟悉的P2P平台,以防p2p平台本身的历史问题引发连锁反应,从而使得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5.什么是票据理财
第一,票据资产转售无须征得承兑人同意,简化打包过程。
信贷资产打包成信托集合计划销售时,形成债权的转让,必须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而票据理财产品的资产为银行贴现或转贴现买入的银行承兑汇票,其本身具有法定的要式性和可转让性,形成信托集合计划出售时,无须与债务人(承兑银行)商洽即可打包转售,省却了信托产品繁复的打包过程。 第二,票据理财产品无需信用增级,为资本节约型产品。
信托产品出售时,由于投资者对债务人的信用资信不了解而影响销售,所以一些银行采取为信托产品担保的方式进行信用增级,但银监会在2007年10月颁发的《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中对商业银行为信托计划等融资性项目担保做出了限制约束,因此商业银行改以信托产品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的内部信用增级,或由商业银行为借款人提供贷款承诺的方式进行外部信用增级,但贷款承诺须耗用银行的经济资本;而银行承兑汇票本身就是银行信用,毋需进行信用增级,对资产出售银行来说,该项产品为资本节约型产品,无须耗用经济资本。 由于承兑银行已对持票人做出了到期支付的承诺,其中已包含了票据理财产品的本金与收益,所以此类产品具备了保证收益型的特点。
第三,票据理财产品不受贷款额度限制,可以实现真实销售。通常信贷资产打包成信托集合计划出售后,虽然信贷资产已由银行表内资产转化为表外资产,但信贷资产的借款人在还款时或还款后仍需要依赖原贷款银行的融资支持,很难形成真实销售;而票据的贴现与转让完全依存于票据关系,一旦转手就构成真实销售。
票据理财产品既能解决企业客户的贴现融资,又能满足零售客户的理财需求,同时实现银行的利差收益,且由于表外资产不受贷款额度约束,贴现银行只要形成贴现买入→理财产品卖出的持续循环,就可借助信贷资产证券化途径实现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收益。 第四,票据理财产品的实质仍为银行信用,需要体现承兑银行的风险溢价收益。
针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央行有关部门发出了《关于开展票据融资调查的通知》,旨在了解快速增长的票据融资中的潜在问题。银行承兑汇票一经承兑,银行信用即已生成,因此从贴现银行看,将贴现后的银行承兑汇票打包成理财产品出售,并未扩大银行信用,但可以疏通票据融资渠道,对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发挥金融服务中介的积极作用,应予倡导;但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看,此项金融产品的风险仍是由承兑银行所承担,虽然承兑银行可获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存款,但现行万分之五的承兑手续费未能体现承兑风险的溢价收益,也无法覆盖正常的兑付风险损失。
承兑申请人以低廉的手续费获取银行信用的承兑,促成全社会票据形态货币的过快增长,有悖于央行现行的紧缩货币政策,也对承兑银行构成潜在风险,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对承兑业务已试行引入承兑费率,按照承兑申请人的不同资信级别收取相应的承兑费。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知识网 » 票据理财小知识(票据理财应该注意什么)